食为天下先,粮乃民之本
为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,引导学生树立珍惜粮食的意识,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,衡阳市华岳实验中学于近日开展了一场以“食为天下先,粮乃民之本”为主题的班会课。通过情景体验、数据分享、创意实践等形式,同学们深刻理解了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”的内涵,并纷纷承诺用行动践行节约。
一、班会开场:吴成勤俭的故事
班会以一段讲述勤俭的故事拉开序幕。故事中,吴成他一生勤俭持家,日子过得无忧无虑,十分美满,但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只勤不俭,一个只俭不勤,导致他们都没了粮食过日子,这个故事告诉我们“勤”“俭”两字不能分家,它们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衣食无忧。
二、食物来源:粮食,来之不易
班主任通过呈现一系列图片,告诉学生食物是如何一步步被做出来的,进而教育学生要珍惜和节约粮食。
三、数据冲击:浪费现状触目惊心
班主任展示了一组数据:全球每年约1/3粮食被浪费,足够养活20亿人;而中国城市餐饮每年浪费食物相当于3000万人一年的口粮。同学们震惊不已:“原来我们随手倒掉的剩饭,可能是别人一天的温饱!”
四、校园浪费现象大调查
通过前期拍摄的校园食堂照片,同学们发现:未吃完的米饭、只吃一口的肉类、整盘未动的蔬菜……通过刚才展示的图片,看到那些忍饥挨饿的人,你有什么感想,我们应该怎么做?让喜欢浪费粮食的学生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,提出改正的方法,达到节约粮食的目的。
五、班会效果反馈
课后,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:有的主动调整打饭分量,有的提醒同伴“少取多次”,还有的将班会感悟写成日记
节约粮食,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更是每个人对社会的责任。通过这场班会,同学们将“珍惜”二字刻进心里,化作餐盘中的一干二净,化作生活中的点滴行动。让我们从今天起,做“光盘侠”,当“节约使者”,让每一粒粮食都发挥它的价值!